2018年全市绩效评估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佐证资料清单
数据采集责任单位:大祥区扶贫办 填报人:夏小明 联系电话:15873957661
序号 |
指标名称 |
指标内容和计分办法 |
责任单位 |
年终考核自评资料清单 |
备注 |
1 |
精准脱贫 |
一个贫困村退出,1027名贫困户脱贫(10分) |
大祥区扶贫办 |
完成贫困村希夷村退出,1028名贫困户脱贫退出,市级验收核查结果全部合格(邵扶组字【2018】31号),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政府2018年11月21日在大祥之窗对希夷村退出、1028名贫困人口脱贫推出进行公告。 |
|
2 |
精准脱贫 |
作风建设年工作情况(反向扣分) |
大祥区扶贫办 |
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督查与数次不定期的督查,未出现重大的违纪违法、作风不实、措施不得力的情况。 |
|
2018年数据采集责任单位评估计分表(适用于区直和省市驻区单位)
数据责任单位(盖章): |
单位负责人签字: |
|
|
分管区领导意见: |
||
指标名称: |
目标分值 |
|
||||
序号 |
部门名称 |
指标完成情况 |
考核得分 |
扣分 |
扣分原因 |
|
区政府工作局及其他(29个) |
||||||
22 |
区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
完成一个贫困村退出、1028名贫困户退出 |
10 |
|
|
监督电话:0739-5398356 监督联系人:姚窈
2018年扶贫办绩效考核自评材料
2018年大祥区扶贫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市定绩效考核目标,整合资源,以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退出为工作重心,举全区之力,圆满的完成指标任务。
一、指标任务:①扶贫总任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1027人;②扶贫督查问题整改:在中央、省、市督查通报中点名批评的,每次分别扣分;问题整改不到位,被再次通报的,加倍扣分;典型案例查处的,每件次扣分;③一个贫困村退出。
二、指标任务完成情况:1、全区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028人,贫困村退出1个(希夷村);2、扶贫督查问题整改情况:在中央、省市督查中没有被点名批评,没有典型案件,信访12317案件都及时处理、回复到位;3、扶贫领域的反腐败和作风不实工作得到加强整顿,未出现违法违纪等重大事件。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减贫 取得一定 成效。2014年末,全区共计建档立卡贫困户5204户10875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14-2017年实现脱贫2252户6340人,结合实际,我区以1个省级贫困村退出,脱贫人口不超上限为计划目标,全区全年凝心聚力,瞄准目标,全力攻坚。10月底,为巩固脱贫成效,我区严格按照脱贫攻坚验收标准,组织进行了全面自查验收,经过区乡两级复核,354户1028人完全能够实现脱贫。11月1日至11月3日,市扶贫办组织工作组对我区2018年度脱贫成效进行了考核验收,全区1个贫困村退出,354户1028名贫困人口脱贫,顺利通过市验收。
2、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 进一步完善 。按照省办系列要求,5月份,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区扶贫工作进行十二查十二看,要求全区上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数据精准率。9月份,在前期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又组织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行动,确保了全区贫困人口错评率0%,贫困人口漏评率0%。精准退出方面,我区严格按照省里“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坚决落实贫困人口退出程序,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达到100%。
3、精准帮扶 重点突出 。2018年的4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全村所有的有扶贫任务46个行政村和所有贫困户进行帮扶全覆盖,实行领导联村干部包户责任制,明确1名区级领导包一个村、每名区委常委联系1个省级贫困村、每名干部结对帮扶1-3户贫困户,做到精准扶贫干部到户到人,帮扶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了精准帮扶实施。严格落实“三走访三签字”责任,区委书记、区长带领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及部门负责人按照“四看四问两帮一讲”的工作方法,先后走访了全区9个省级贫困村,每个村入户走访了5-10户贫困户,得到了市里领导及市扶贫办的肯定。全年驻村帮扶累计落实项目280余个,单位平均投入帮扶资金5万余元,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建设等资金近1亿余元,精准帮扶成效突出,有力提高了贫困户的满意度。
4、产业扶贫 进一步推进 。扶贫先扶智,扶智搞产业,产业扶贫从贫困户、企业、和行业下多管齐下,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大力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鼓励涉足,引导发展,帮扶跟进,促进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扶贫。二是积极鼓励广大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侧重教、带、扶相结合模式,注重带动效应,实现授人以渔。全区在蔬菜、精品水果、油茶等种植方面,生猪、家禽等传统养殖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年新增产业基地2000亩,带动贫困人口1000人。三是积极推广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目前全区15个村光伏电站实行增容,惠及贫困人口1700多人,光伏扶贫稳步推进。通过产业扶贫实施,实现贫困人口年平均增收突破3000元大关,成效明显。
5、金融扶贫 继续开展 。安排到位风险抵押金150万元,先后建成9个村级金融扶贫工作站,金融机构定期到金融工作站开展服务工作,授信、放贷全部上墙公示,每个贷款户都建立了完善的台账资料。严格金融扶贫风险防范,化解信贷资金风险。
6、 积极落实 就业 帮扶 。我区编制了《大祥区劳务协作脱贫操作手册》,重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劳务协作脱贫帮扶,加大劳务协作力度,扩大劳务输出,盘活贫困户人力资源。全年经常性赴相应村组织贫困户开展各类技能及就业培训累计50余次,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200人次。9月份,在新市政广场为贫困人口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就业专场招工会,组织2000余名贫困人口现场与各企业双向交流,其中265人当场达成用工意向,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7、 积极发挥 生态补偿 作用 。充分协调区内各领域、各职能部门资源,在不违反上级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政策尽量向贫困人口倾斜。一方面,公益性岗位要求优先录用贫困人口,3月份,区农林水利局公益性岗位通过公告、申报等7个程序,从贫困户中优选聘了60名护林员,工资标准定为10000元/人/年,目前已发放到位。另一方面,积极落实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油茶奖补等项目,做到不让任何一名符合奖补条件的贫困劳动力遗漏。生态补偿多方式切入,多渠道汇聚,充分发挥了生态补偿服务脱贫攻坚的作用。
8、 稳步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实现662人搬迁,到目前为止11个安置点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在年底实现搬迁入住,拆旧复垦工作同步进行。
9、 积极开展 农村危房改造。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一步夯实贫困户住房保障基础,制定印发了全区危房改造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与各乡(街道)签订了责任状,2018-2019两年任务共150户,2018年任务30户,由于我区加快了工作进度,已完成90户的危房改造,其余的在2019年6月底全部完成。
10、 继续巩固落实 教育扶贫。继续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就读职业高中、职业中专、职业大专“雨露计划”助学、“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等发展教育脱贫措施,助力精准帮扶脱贫。引进社会力量助学,加强“两委员、一代表”与贫困学生一对一助学行动,开展了“爱心100活动”,引进企业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义务阶段的所有学生全部减免了教科书费,落实贫困学生的教育补助和“雨露计划”帮扶,完成26人致富带头人的技能提升培训。
11 、进一步落实 健康扶贫。进一步落实健康扶贫,积极开展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卡办理,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合参保,年度贫困户参合率达100%,并实现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特惠保“三重保障”,对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提高至90%,并与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开展一站式结账程序,方便贫困户就医,减轻医疗负担。
12、 进一步推动 社会扶贫。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统战、团委、妇联、总工会等单位的工作优势,整合社会力量开展脱贫帮扶。组织了区政协委员下乡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送去慰问金及各类物质。积极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全区46个村都有企业结对帮扶,贫困人口通过企业务工、发展农产基地等方式确保稳定脱贫。
13、 积极落实 兜底保障。及时出台了大祥区低保兜底实施方案及两线融合工作方案。对区内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实施保障兜底,全区农村低保及社会兜底对象落实181人,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到每人185元/月,达到了省级指导标准。兜底保障人员标准提高到3400元/年,孤儿达到600元/月,集中供养人员达到2200元/月。兜底保障落实到位。
14、 进一步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的村级活动中心,保障了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村通公路全部实现,组组通公路正在努力推进。2018年累计投入贫困村2000余万元用于扩宽农村公路30公里,道路“窄改宽”、修缮“边界路”、“断头路”5.23公里,实施村组道硬化工程16公里,贫困村通村、通组道路全部达标。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农村山塘除险加固70口,修缮水渠25.47公里,新修灌溉设施200处。路灯亮化稳步推进,实现了所有省级贫困村的路灯亮化,全区行政村路灯亮化率达90%。村级卫生室不断得到巩固,实现了所有村都设置有村级卫生室,配备了专门医疗器械及医务人员,实现了农村小病不出村的愿景,强化了贫困地区居民卫生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
15、 逐步提升 文化科技。全区4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广播“村村响”,广播卫星电视“户户通”,全区9个省级贫困村村级综合文化中心率先建成,37个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全部完成。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包含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文化广播器材和体育器材等设施,所有省级贫困村都有科技人员联系,实现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覆盖率100%。文化科技扶贫程度进一步深入,丰富村民生活,提升文化素养,服务脱贫攻坚。
16、 严管 扶贫 项目 资金。及时出台了《大祥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全区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报账制,要求报账手续完备,资金使用要区、乡、村三级公示,确保公开透明,所有财政扶贫资金去向都在网上公布。财政扶贫资金,区实施财政、审计、扶贫部门联合监管,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杜绝了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的现象,确保了资金安全和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2018年全区争取扶贫项目资金714万元,区级配套财政资金642.6万元。
18、积极落实上级要求。从今年5月开始,中央、省、市各级对各县区开展了多次督查,反馈了一系列问题,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于5月16日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会议精神,决定用1个月的时间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改行动。按照贫困人口脱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退出“两个确保、两个完善”的标准,对扶贫政策的落实、贫困户三保障的到位、扶贫资金项目的规范管理及结对帮扶成效等,集中1个月时间,实行十二查十二看。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针对市资金检查组查出的5大类资金不规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落实,5大类资金不规范问题第一时间全部整改到位。
大祥区扶贫办
2018年12月29日
监督电话:0739-5398356 监督联系人:姚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