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效力状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区审计局坚持依法审计,客观求实,鼓励创新,推动改革,组织开展了20178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
一、大祥区2018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 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65051万元,为预算的93.18%,同口径(下同)比上年增长2.5%,其中:区国税局完成30323万元,为预算的103.74%,比上年增长14.11%;区地税局完成19273万元,为预算的106.32%,比上年增长16.95%;市地税直属局完成4599万元,为预算的94.73%,比上年增长4.19%;区财政局完成10856万元,为预算的61.68%,比上年下降32.15%。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257万元,为预算的84.73%,比上年下降6.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178万元,为预算的102.16%,比上年增长12.37%;非税收入完成13079,为预算的65.06%,比上年下降28.43%。
上划上级收入完成28794万元,为预算的106.56%,比上年增长17.2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3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7.38%;上划省级收入完成55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3%。
(二) 一般 预算 支出执行情况
20 18 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支出 117283 万元,为预算的 98.44 %,比上年 下降 17.06 %。详见下表:
支出项目 |
金额 |
与预算相比 |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减(+/-)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26291 |
95.41% |
5.48% |
国防支出 |
473 |
65.51% |
-45.88% |
公共安全支出 |
3360 |
197.07% |
-36.13% |
教育支出 |
28155 |
95.72% |
9.31% |
科学技术支出 |
511 |
202.78% |
155.50% |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
6422 |
840.58% |
108.9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6262 |
79.03% |
-27.17%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
16052 |
123.87% |
1.07% |
节能环保支出 |
624 |
210.81% |
24.80% |
城乡社区支出 |
2849 |
32.96% |
-76.49% |
农林水支出 |
9804 |
125.87% |
-18.13% |
交通运输支出 |
2558 |
101.31% |
-16.57% |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
622 |
124.15% |
-28.26%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271 |
192.20% |
-39.91% |
金融支出 |
8 |
|
去年未安排 |
住房保障支出 |
1076 |
100.00% |
-91.16% |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233 |
82.33% |
47.47% |
其他支出 |
4 |
0.12% |
-98.60% |
预备费 |
|
0.00% |
|
债务付息支出 |
1708 |
|
12.37% |
一般预算支出合计 |
117283 |
98.44% |
-17.06% |
(三)财政收支平衡状况
2018年全区入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25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1787万元,上年结余3904万元,调入资金5100万元,上级债券转贷及置换债券收入8934万元,收入总计135982万元;全区安排公共预算支出11728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16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6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00万元,支出总计12,6408万元;年终结余9574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 四 ) 政府债务情况
1、2018年12月31日纳入系统内债务共计67654.78万元,其中:2014年之前老债券528万元、新增债券24076.81万元、置换债券42188.01万元、再融资债券861.97万元。
2、2018年12月31日未纳入系统内债务共计23730.36万元,具体如下:
①邵阳市大祥区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8905万元;
②邵阳市大祥区扶贫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6422.5万元;
③邵阳市永兴湘商产业园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7000万元。
④大祥区商务粮食局1024.9万元
⑤ 大祥区罗市集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377.9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区财政部门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中心任务,按照筹措资金、整合资源、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遵循稳妥、积极、鼓劲的财政工作原则和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保持增长与优化结构并重、增加供给与提高绩效并重的工作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落实职能、改革创新为手段,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善谋实干,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 一 ) 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认真做好经济税源预测分析调研,找准税源结构及特点,及早布置收入工作。同时,科学合理分解收入任务,确保税款均衡足额入库。2018年,全区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051万元,为预算的93.18%,同比增长2.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54195万元,占预算的103.8%,同比增长14.18%;非税收入完成13079万元,占预算的65.06%,同比增长-28.43%,实现了税收收入占比提高、非税收入占比降低的目标。
(二) 大力加强支出管理 。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千方百计筹措和调度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同时,控制、压缩和规范不合理的一般性开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制度等各项财政改革,加强财政性资金使用的监管,努力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8年,全区财政公共预算支出117283万元,同比增长-17.06%。
( 三 )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日趋规范。积极推进PPP项目试点,建立项目库,加大示范项目建设力度。建立健全PPP项目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财政扶持政策。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透明预算编制。加强预决算公开,区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扩大到92个,除涉密单位外,涵盖了所有财政拨款的政府部门。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已从2018年6月底开始启动,2018年12月底改革工作将全部完成,新的软件系统将从2019年元月份正式上线运行。依法开展政府采购监管,严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严格按标准审核资产购置计划,加强存量资产的调剂使用。
区财政局以及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2018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支进一步规范,较好地遵守了国家的财经法规,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财政资金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
(一)虚增财政收入8230万元
经审计,区非税局在2018年以本级单位征地拆迁款、上级过道经费充作收入的形式虚增财政收入8230万元。
(二)关于国库列支非税暂借款的挂账问题
经审计,2015年至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非税返还数少于非税实际应返还数,见下表:
2015-2018年非税结账数据 (单位:万元) |
|||||
年度 |
结余 |
入库数 |
应返数 |
预算安排数 |
缺口数 |
2015 |
310 |
|
|
|
310 |
2016 |
|
17327 |
16723 |
11677 |
5046 |
2017 |
|
15943 |
15437 |
10054 |
5383 |
2018 |
|
10819 |
10260 |
6600 |
3660 |
合计 |
310 |
44089 |
42420 |
28331 |
14399 |
备注:2017年国库借支9599用于非税列支 |
|||||
|
①2017年预算股从国库借支9599万元用于弥补非税实际应返还数。
②截止2018年12月,区财政预算仍欠非税应返还款4800万元。
(三)区财政对外借款问题
经审计,截止2018年12月,大祥区财政对外借款总计183102158.6元(见附件2),情况如下:①借款5年以上(含5年)10年以下44笔、10年以上(含10年)20年以下5笔、20年以上(含20年)7笔。 ②借款200万元以上的单位:湖南省财政厅国库处借款3339765元(债券利息调为借款)、区城管局借款2166685元(暂借工程款、市容监督员工资等);借款1000万以上单位:敏州西路指挥部借款19720000元、雪峰南路开发建设指挥部借款27889000元、大祥工业经济开发区建设有限公司借款13552000元。
四、审计建议
1、 强化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 优化收入结构,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等税源的跟踪管理,加大征收管理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不断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重点项目征管,提高非税收入质量,进一步降低非税占比。
2、优化支出结构, 用好用活财政资金。 严控“三公”经费等非工资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确保工资等刚性支出的前提下,加大对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的投入。不再增加新的借款挂账,逐步消化历史挂账的问题。并建议政府就借款挂账的问题进一步清理。
3、规范非税管理,确保及时上缴国库。 一是严格区分收入与往来款,坚决杜绝将往来款列作非税收入上缴国库,虚增财政收入;二是及时清理历年待查收入,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三是严禁通过空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确保非税收入真实性。
4、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监管水平。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 不断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优化专项资金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基层财政管理,加大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 , 严格按照预算下达指标进行支付,确保按照预算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