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机构 > 大祥区民政局 > 规划计划
大祥区民政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文件名称: 大祥区民政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统一登记号:
索引号: 4305030003/2020-00302 发文编号: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大祥区
发文日期: 2020-01-2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20-01-22 效力状态:

2019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全区民政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核心理念,积极创新工作手段,转变工作职能,拓宽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涵,发扬勇于吃苦、知难而进的精神,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大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区进一步巩固提高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和规范化管理,力求在“政策运用准确、程序操作准确、对象审批准确”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按政策进行了城乡低保年审、清理、低收入认定和发放工作,新增城市低保对象508户898人,农村低保对象394户745人,清退因退休、工商、税务、车辆、多处房产、商业门面、财政供养、经济状况及财产状况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死亡停发等各类城乡对象1975户3252人。全年累计保障城乡低保82328户次,138718人次,发放4373.93万元,其中累计保障城市低保71202户次,118021人次(月平均保障5934户9835人),发放3937.85万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11126户次20697人次(月平均保障927户17285人),发放436.08万元。

2、特困人员供养工作。进一步完善对象申报、审核、审批制度,重点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定期督查制度。今年保障特困供养人员869人,社会化发放468余万元,其中分散供养693户711人,社会化发放333万元;集中供养158人,社会化发放135万元。一年来,按月对全区各乡镇敬老院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其中局领导不定期督导检查十余次,全年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多达二十余次。

3、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优化医疗救助受理机制,开通了“一站式”医疗服务同步结算系统,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截止3月底(4月后医疗救助职能已并入区医疗保障局),审核审批城乡住院医疗救助433人,发放城乡住院医疗救助金99万元。通过“一站式”医疗救助平台救助对象359人次,结算救助金额23万元。

4、临时救助和慈善工作。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359人次748.792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在社会上树立人人做慈善,人人支持慈善新风气多方筹集善款,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及留守儿童1000多人次。

二、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加强

积极开展村(居)自治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指导完成罗塘、清风村村主任补选和缺额村(居)委员会成员等补选工作,推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村(居)议事协商工作,组织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民主评议,开展亮栏行动,指导督促村(居)及时更新村(居)务公开栏内容,年度计划发放社区运转经费1200万元,社区惠民项目经费360万元,现已发放各社区运转经费600万元。积极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换工作,完成了国家、省、市、区地名图、录、典、志的编纂和大祥地名荟萃编纂;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按照联检计划和要求完成了与北塔区的界线联检任务。

三、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我区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一是优抚对象各项政策得到落实。按照标准和季度,采取“一卡通”社会化足额发放抚恤补助。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每服役一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鼓励城乡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三是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公祭日活动。每年春节、八一等节日期间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截止3月底(4月份优抚安置职能已并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累计下拨和发放资金1100余万元。

四、抓好民政专项社会事务治理

开展婚姻登记机关国家3A等级创建,场地定在新建的区政务中心大厅内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域,使用面积近200平方米。今年共办理了结婚登记1610对,离婚登记894对,补结(离)婚证件593对,做到了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出证准确率100%的好成绩。

依法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坚持严把登记入口关,扎实开展了年检工作,启动了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和评估,并成功创建了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前全区共有民间组织101家,其中社会团体24家(新增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1家(新增1家,减少4家)。

加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创建38家留守儿童之家;完成全区困境儿童和事实孤儿排查摸底工作,发放孤儿生活补贴49.02万元;对全区残疾人进行清查,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金330.91万元。

五、老龄工作落到实处

老龄工作根据全区老龄工作的发展规划,按照“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认真开展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全年发放高龄补贴金49.1万元和长寿金3.6万元;为年满65周岁失能半失能家庭困难老人3168人购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114.05万元。二是在大安街社区开展医养结合养老试点,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开放床位60余张。三是新建唐四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开放床位25张。四是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初有成效。目前,完成全区5家敬老院法人登记工作,投资55万元完成檀江敬老院、板桥乡敬老院、蔡锷乡敬老院、罗市镇敬老院全面提质改建。投入50多万元,对5家公办敬老院完成电路和消防通道改造、雨溪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消防改造。今年以奖代投的形式投入资金50万元对俏夕阳老年公寓、幸福老年公寓、夕阳红老年公寓、雨溪老年人养护中心进行了消防改造。此外,民办养老机构4家达标发证,其他正在改造当中。

六、2020年工作计划

1、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全面建设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做好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社会救助兜底对象分类保障工作;加强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工作,确保到2020年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加大对特困群众的救助力度,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临时救助工作。

2、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区级层面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按照“设施完备、组织健全、治理创新、居民自治、生活美好”的要求,全面完善美好社区建设,打造亮点和特色服务;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和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多样化,建立行政机制、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互联互补的社区服务供给方式;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坚持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城乡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3、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按要求培育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慈善组织认定、税前扣除资格确认、网上办理业务等工作;规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行,做好新入驻组织培育孵化,加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强化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监管;全面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完成界线联检任务,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着力构建现代服务型婚姻登记机关,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殡葬教育宣传,树立文明殡葬和文明祭扫的新风尚。

4、加快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抓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三年计划落实,确保已整治问题不反弹;加强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惠民殡葬工作;积极搭建富裕阶层助弱扶困、回报社会平台,进一步开展扶贫、助残、助医、助学等慈善捐助活动。

5、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创建全省“五化”民政示范区,实现民政供给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力开展民政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民政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保障民政工作“务实、清廉、高效”运行;强化民政资金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抓好信访维稳、综治禁毒、安全生产、优化经济环境、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共邵阳市大祥区委 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大祥区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4305030003 政府值班电话:0739-5322208 备案许可证号:湘ICP备18015654号-1
纪委投诉电话:12388 湘公网安备 43050302000160号
主办单位:中共邵阳市大祥区委 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